长安铃木两厢_长安铃木两厢小型车自动挡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长安铃木两厢”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1.长安铃木Swift雨燕1.5的售价是多少
2.长安铃木系列的天语两厢车在性能和节油方面如何?
长安铃木Swift雨燕1.5的售价是多少
Swift雨燕1.5是Swift雨燕这款铃木全球战略车在中国的后续增加新车型,是一款真正高性能、高品质的精品两厢轿车。Swift雨燕1.5搭载铃木M15A VVT发动机,匹配精湛的整车工艺,将动力、操控、安全、省油等方面的性能臻至全新境界,将成为领跑高性能运动小车市场的翘楚之作。
与Swift雨燕1.5同期推出的还有三款Swift雨燕1.3新款车型:“炫彩版”自动型售价 万元,“炫乐版”手动型售价 万元,“炫乐版”自动型售价 万元,三款新车内饰、配置等方面有多项明显提升。
搭载新动力 玩转心跳感觉
Swift雨燕1.5的最大亮点来自于其所搭载的铃木先进的M15A发动机。M15A发动机是1.5L排量直列四缸、16气阀四冲程水冷、多点顺序电子燃油喷射的高性能全铝发动机,集中应用了大量当今最前沿发动机技术,在动力性、运转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等综合平衡指标上达到了极高水准,具有高功率、高扭矩、低噪音、低油耗的突出特点。
铃木M15A发动机采用了最先进的可变气门正时VVT技术,让发动机气门升程和配气相位定时可以根据发动机工况作实时的调节,将油耗与动力输出达到最优的平衡,提高有实用油耗效果的中低速扭矩并降低油耗。M15A发动机缸体、缸盖都采用铝合金材质,用先进工艺制造,重量比铸铁发动机大为减轻,提升了降噪减震性和燃油经济性。M15A发动机融合了先进的静音科技,具有低振动的优势。M15A发动机还具备优良的操纵和响应性,通过ECU统一协调并合理管理汽车各方面对发动机扭矩和输出功率的瞬时要求,使得发动机在每一工况点运转状态始终处于最佳、最合理范围,既能满足低排放、低油耗的要求,又可实现整车行驶性能优化。M系列发动机被誉为“冠军发动机”,伴随着铃木Swift雨燕车队征战JWRC赛事而屡获桂冠。长安铃木表示,“Swift雨燕1.5全新的动力系统,其高性能真正达到与欧洲同步,具有世界领先的水平。”
铃木M15A发动机的排量为1490cc,最大功率为76kW/6000rpm,最大扭矩为138Nm/4000rpm,最高时速达到175km/h,90km/h等速百公里油耗仅为5.3升,排放达到欧IV标准。无论是在动力的强劲性或燃油经济性上来看,Swift雨燕1.5的M15A发动机都在同级车中处于领先水平。
炫酷新体验 玩转都市风尚
Swift雨燕作为一款深受年轻族喜爱的时尚小车,在造型设计上具有独特的充满年轻活力的美学特征。Swift雨燕车头线条圆润饱满,腰线顺滑流畅,前大灯乖巧可爱,平面式车顶洋溢经典气息。Swift雨燕1.5采用“四轮四角”设计,灵动中展现平稳沉着,更成就车身内部宽大空间。外张的轮拱、包覆式的广角挡风玻璃、15英寸五辐式铝合金轮圈、185/60R15宽幅轮胎以及运动型排气尾管,隐匿A/B柱的设计使整体感和运动感得到增强,内饰中桶形双密度座椅与深色网眼内饰面料,更展露运动气息。Swift雨燕1.5前进气口采用镀铬横条散热器隔栅,更显精致与动感。铃木大S金属标志,彰显铃木品牌家族所赋予的纯正血统。Swift雨燕1.5融风尚与动感于一身,是年轻一族至爱的玩乐个性小车。
Swift雨燕1.5增配了小车中独有的智能无钥匙系统,用户无需取出钥匙即可直接开启车门;进入车内,不必插入钥匙,只需旋转点火旋钮,即可启动车辆。Swift雨燕1.5采用手感极好的真皮包裹方向盘,方向盘角度可调并有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操控更加得心应手;Swift雨燕1.5还拥有倒车雷达、自动恒温空调等智能装置,配备了方向盘音响控制按钮、MP3插口、前置6碟CD、多方式信息显示屏等多媒体配置,完美体现了两厢精品轿车的高性比。
Swift雨燕1.5采用了先进的TECT轻量化高刚度安全车身设计,能高效地吸收和分散来自不同方位的碰撞能量。车身覆盖件大量采用高质量双面镀锌钢板和高强度钢板,六气囊式辅助保护系统加上ABS+EBD等安全防卫系统科技,让这款高性能轿车达到了高安全水准。在由国家权威机构组织的C-NCAP首批车辆碰撞测试中,Swift雨燕取得了侧碰最高分和总体评价四颗星的成绩,成为C-NCAP中惟一获得四颗星评价的小型乘用车,证明其安全水平达到了中高级轿车的安全标准。
瞄准炫酷族 玩转精彩世界
Swift雨燕1.5的推出为Swift雨燕品牌注入了新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了Swift雨燕的品牌实力。长安铃木介绍,Swift雨燕上市以来,深受年轻族的喜爱,成为他们玩转精彩生活的亲密座驾。Swift雨燕车主是一群热爱生活、追求自我感受的时尚年轻人,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喜欢追求自我;他们富有玩乐精神,他们喜欢“玩”音乐,“玩”街舞,“玩”蓝球,“玩”滑板,“玩”极限,“玩”汽车,“玩”酷…“玩”所有刺激心跳的项目;但他们的玩已经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玩”:他们“玩”得投入、尽兴、认真、专业…他们要把所有都玩得心跳,玩得得心应手,“就是玩得转”成为他们这个族群的集体标语。“就是玩得转”显示他们积极进取的态度,是对他们能力的嘉赏,是他们对自我超越的追求,“就是玩得转”也正是Swift雨燕品牌精神中最劲爆的乐音。正是针对这样的炫酷一族,长安铃木推出Swift雨燕这款精品轿车,以动感炫酷的外观与之气质契合,以强劲的动力和得心应手的驾控体验,满足他们内心的渴求。Swift雨燕以一款高性能运动轿车的全方位出色表现,成为他们玩转世界的贴身伙伴。
市场人士表示,Swift雨燕1.5上市,以新动力、新品质为风尚动感的精品小车树立了新标杆,将引领同级车市场的竞争向更高的技术、性能层面发展,两厢车市场将呈现新的竞争格局。
具体价格还未公布,本人估计八万左右!!!
长安铃木系列的天语两厢车在性能和节油方面如何?
长安铃木天语SX4中文名字来自于网友征名,天语SX4是长安铃木引进的铃木SX4,SX4是铃木与菲亚特集团合作开发的车型,在国外主推的两厢款被划分到小型suv,并分为两驱和四驱,并有1.5、1.6、1.9柴油三款发动机供选择。国内先期投放的天语SX4是在SX4的基础上开发出的1.6l三厢版(SX4)轿车,之后它还将投放到国际市场。
天语SX4的前脸由一个l形大灯与前进气组成u形,车尾修长,车身前低后高有点像 “楔形”。不过车身侧面的三角窗略显突兀,这它采用 upright设计,即通过宽大的三角窗来提高驾驶员视野。天语SX4还在车身侧面和内部采用了upright车身设计,即高坐姿、高视野、高舒适性的座位设计,但这种设计到底是否能高视野倒是有目共睹,但是高坐姿能否高舒适还是要因人而异。
天语SX4内饰采用了上深下浅的双色设计,整体布局与进口SX4完全一样。
天语SX4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厂家所说的伊兰特和标志307,而是威驰,天语SX4其实是在雨燕的平台上开发出来的,只不过轴距和车身都设计得特别大,以至于从它的轴距参数上看和伊兰特很接近,甚至它比伊兰特还要高和长一些。这一点和威驰很像,威驰就是在丰田著名的nbc平台上开发出来的最大车型,比nbc平台的所有车型大一圈,但比花冠什么的要小一圈。但既然它是nbc平台,本质上,还是属于a0级别的。天语SX4车身有一点不得不提,由于它沿用的铃木SX4的底盘,而铃木SX4是小型suv,底盘比较高,所以天语SX4底盘也是在同级车中比较高的,这样通过性要好于其他车,但是重心也相应高,转弯时侧倾会比较大一些,车体的空气阻力也相对大一些。天语SX4的悬挂和威驰一样都是前采用麦弗逊独立悬挂,后纵臂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这种后悬挂刚性强,但是舒适性和操作性要差,而且一般这种悬挂多用在a0级车上。
天语SX4装有随速变化的助力方向盘,液压助力离合踏板让市区的频繁起步变得简单, 的刹车采用的是前盘后鼓式,而鼓制动比较容易出现制动器失灵,这一点不及盘制动,传统上a0级以下的车多采用这种方式,而天语提出的竞争车型前后都是盘式制动,反倒是威驰用的也是这种制动。
液压助力离合踏板天语SX4搭载的是vvt1.6升排量的发动机,最大功率是80km /5500 rpm,远弱于国内第二强劲的1.6l的伊兰特的发动机,但却又强于威驰的75km/6000 rpm.,不过威驰的整车质量要比它少0.3吨,所以动力性上也不算太逊色。天语SX4的vvt是指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这个技术能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在国内同级车中已经有不少车开始有这个技术,威驰也有同样的技术。该车系的90km/h等速油耗据厂家提供数据为5.9l,这一点要低于同级车。
天语SX4整体性能算不上特别突出,但是它宽大的车内空间和比较新的设计在市场上还是会有一定的冲击力,只是由于长安铃木主力产品一直是微型车,从品牌影响力方面看它需要走的还比较远。
而且,天语目前的价位比较合适,9W-11W,可以出手了!
长安铃木系列的天语在性能上是国内合资车型驾驶操控性前三甲中的首甲;娱乐及舒适设施操作便利性前三甲;是全球十大节油车之一,它的发动机是V VT系列。由于只有1.6的排量,所以在动力上稍差点.
优点:
1.时尚漂亮的外形,个性的造型吸引人眼球;
2.车内高度充足,玻璃面积大,视野开阔,没有压抑感;
3.1.6升M16A VVT发动机畅顺完善,日常轻松,高转有快感;
4.底盘设定维持铃木特色,悬挂较硬朗,操控不乏乐趣;
缺点:
1.后尾厢较小,装不了太多东西;
2.高速车身不稳;
3.A柱盲区仍然比较大;
4.后排中间位置坐人不是很舒服。
好了,今天关于“长安铃木两厢”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长安铃木两厢”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