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成汽车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维修保养

文章内容

伊兰特两厢运动版2009参数配置表_伊兰特两厢运动版2009参数配置表图片

zmhk 2024-07-01
伊兰特两厢运动版2009参数配置表_伊兰特两厢运动版2009参数配置表图片       感谢大家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为大家解答伊兰特两厢运动版2009参数配置表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一系列与伊兰特两厢运动版2009参数配置表相
伊兰特两厢运动版2009参数配置表_伊兰特两厢运动版2009参数配置表图片

       感谢大家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为大家解答伊兰特两厢运动版2009参数配置表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一系列与伊兰特两厢运动版2009参数配置表相关的问题,我将全力以赴地回答并提供有用的信息。

1.伊兰特后备箱尺寸?

2.盘点第7代伊兰特车型配置 6款车型如何选

3.第七代伊兰特参数配置

4.标志3071.6升的百公里几个油

伊兰特两厢运动版2009参数配置表_伊兰特两厢运动版2009参数配置表图片

伊兰特后备箱尺寸?

       伊兰特是北京现代旗下的一款小型车。该车定位于中低端车市场,性能出色,外观时尚动感,足够家用空,配置丰富,整体性价比高。1.戴逸伊兰特的市场定位是紧凑型车。现代伊兰特的车身尺寸,官方长宽高分别为4680/1810/1415mm,轴距长度为2720mm。对于紧凑型车来说,伊兰特的车身尺寸参数还是很有竞争力的。2.伊兰特是一款4门5座两厢结构布局的紧凑型车,车身尺寸参数完全满足日常出行需求。177cm高的实验者将前座调整到最低位置后,头部空会被打尖,前座不变,后脑勺空会被打尖,腿部空会被打尖。3.其实作为一款紧凑型车,伊兰特不仅拥有宽敞的空空间,储物能力也非常不错。伊兰特的后备箱容积为474l。最大测量深度为1900毫米,宽度为1420毫米,高度为510毫米把20/24/18寸的行李箱放进行李箱没有压力,余量很多。现代伊兰特是一款紧凑型车。至于现代伊兰特的车身尺寸,官方给出的长宽高分别为4680/1810/1415mm,轴距长度为2720mm。

盘点第7代伊兰特车型配置 6款车型如何选

       说起?伊兰特,印象中当年读高中的时候,班主任家里就买了一台。每次补完课从班主任家里出来,都会忍不住瞅一眼那台深蓝色的伊兰特。要知道,在当年的合资A级车市场,“老三样”逐渐老去,宝来、花冠,基本上要卖到接近20万元。思域和轩逸?抱歉,当时还没它俩什么事儿。而价格稍微实惠一些的“新三样”,凯越和福美来,前者是大宇旅行家贴牌,后者是在本世代马自达323即将停产前才进行国产。这里面,实际上就数伊兰特是全球同步引入的新世代车型。

       这代伊兰特停产后,北京现代就开始用各种“动”来命名后来的垂直换代车型。当然,我的理解是可能方便新老车型同堂销售,但随着各种“动”的到来,很明显Elantra的声量在合资A级车当中有些渐渐式微。如今,在17年后,第七代Elantra又用回了“伊兰特”这个中文名。那么,归来后伊兰特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先来看看第七代伊兰特的定位。很明显,随着中国汽车消费的升级,如今伊兰特的潜在用户群不可能像我高中班主任那类了。按照现在的消费水平,对比我高中班主任当年的年纪和收入水平,怎么也要把购车目标放在合资B级车了。所以,伊兰特此番归来,首先就要塑造一个韩国“欧巴”的年轻形象。

       外型上,你可能还不是完全能够欣赏第七代伊兰特的设计,但你不得不承认它很特别。面向年轻人的设计,肯定不能中庸。在我看来,第七代伊兰特的造型有三点是值得欣赏的。第一,现在大部分品牌都在讲“家族化设计”,其实从前现代汽车也一直是用“流体雕塑”理念。但是,在第七代伊兰特上,基本上找不到太多跟第十代索纳塔之间的相似设计。再联想到北京车展上亮相的全新途胜,看样子如今现代汽车的设计手法,家族车型之间更注重“神似”而非“形似”。

       第二,第七代伊兰特诞生于i-GMP平台,该平台的新车在外形设计上是比较看重低趴的车身形态的。可以看到,第七代伊兰特的长宽高为4680/1810/1415mm,轴距2720mm。它的宽高比可以跟同级当中第一个打出“宽体”概念的大众凌渡媲美。因此,加上侧面溜背、长车尾的造型设计,第七代伊兰特还真有些轿跑车的风味。

       而且,轿跑化的车身设计却并没有影响第七代伊兰特的内部空间。它的后排比较低矮,并且靠背角度比较大,坐姿比较“躺”。再加上A+级别的2720mm轴距,第七代伊兰特的乘坐空间绝对比很多讲求运动的B级车来得要宽敞。

       第三,影响整体观感的配置。区分一部车的高低配置,大灯和轮圈是最直观的。而一部标榜自己配置高的车型,往往也十分注重这两点。第七代伊兰特的大灯配置全系一视同仁,最低配也是全LED大灯,并且带有LED日行灯。轮圈部分,只有最低配车型是16英寸轮圈,其余车型轮圈大小都是17英寸,配置方面的确算是韩系车的优势。

       至于其他方面,就是见仁见智了。第七代伊兰特的设计官方称为“参数动力学”。我觉得设计师所有的心思都用在怎样让整车显得更加锋利,可以看到,第七代伊兰特带有很多楔形的几何样式。这些几何图形拼接起来,的确让整车显得更有立体感。不过,如果你更欣赏“圆润派”的车身造型,那你肯定会觉得第七代伊兰特的设计有些“用力过猛”。

       相比之下,第七代伊兰特的内饰设计师一定是一个比较内敛的人。进入车内,感觉这套内饰就更偏主流设计风格了。还是先说我喜欢的吧,第七代伊兰特的座舱带有比较明显的环抱式风格,并且中控台部分是设计得略微向着驾驶席倾斜,这些也都是当代年轻人比较喜欢的。

       其次,第七代伊兰特整个座椅以及坐姿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比较到位。i-GMP平台的新车除了外形看车比较低趴之外,坐在驾驶席上也会有驾驶运动型车的感觉。它的方向盘角度在“买菜车”当中算是比较竖直的,而且前排座椅可以调到比较低的位置。我觉得单论低矮坐姿,在同级车当中,第七代伊兰特与思域有得一拼。

       最后,这套内饰还有一些小细节值得注意。比如双10.25英寸联屏的设计,与奔驰A级这类双联屏不同,第七代伊兰特的双联屏是随着中控台而倾斜的,驾驶者在看导航或者操作车机系统时,角度正好与视线垂直。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反光,触控操作起来也更加顺手。再比如变速挡把的设计,虽然第七代伊兰特并未采用电子挡把,但设计师在挡把上添加了一块小屏来表示当前挡位,显示效果一目了然。

       但第七代伊兰特的内饰我觉得还是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主要是在用料方面。它的车门内饰板、仪表台以及中控台其实都是硬材质,唯一区别是,中控台上半部分摸起来有一些搪塑工艺的感觉,但触感还是偏硬的,质感并不精致。虽然我们试驾的这台车,内饰选装的是灰色内饰,整体观感也还不错。但只要用手触碰到这些硬质的塑料,印象分真的会打折扣。

       如今,要说15万元以内车型的内饰用料,恐怕合资车在国产车面前讨不到便宜了。不过这种偏硬的材质也有好处,就是耐用性是真的不错。包括车内顶棚的材料,如果用那种柔软的绒布,质感是提升上去了,但几年后就等着换顶棚吧。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有一台快15年的老车。这方面,现代汽车的理念跟日系品牌比较像。

       第七代伊兰特,动力系统其实是沿用领动的1.4T和1.5L引擎,1.4T引擎调高了动力。但可以肯定的是,最终1.5L车型才是走量的型号。因此,我们专门选择这台1.5L版本进行试驾。一方面看看这台引擎是否足够“买菜”用;另一方面,也看看印象中“小马拉大车”的油耗表现如何。

       这台1.5L引擎,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供油方式也是传统的多点电喷,而并未采用高压直喷技术。可以说,这是一台基本上不会出问题的引擎,因为它太成熟了。这台1.5L引擎最大功率115马力,最大扭矩143.9牛·米。账面数据上,除了现代起亚爱标小数点之外,真的平平无奇。

       传动系统匹配的是CVT变速箱,按照官方的说法,这台变速箱采用链条连接,并且换挡逻辑接近传统AT变速箱。其实官方的意思就是,虽然这是小排量自然吸气引擎+CVT无级变速箱,但通过偏运动化的调校后,开起来并不像其他(现在同级就日系最爱用)采用CVT的车型那般肉。

       之所以说是“偏运动化”的调校并非官方一面之词,这次试驾大概开了100多公里,除了其中三分之一的路程为了测出最低油耗而开得稳定、保守之外,其余全部采用的是运动模式。这套动力组合在运动模式下我给9分,扣的1分还可以把“锅”甩给NVH。那就先说缺点吧,全油门加速时,第七代伊兰特1.5L中高转速引擎声音是比较嘈杂的。而且后排的NVH比前排差,风切声和胎噪比较明显。

       优点的话。首先,这台引擎中低转速爆发力有些出人意料。当然,这都是相对同级或者同排量车型相对而言。前不久我们刚试驾过东风本田LIFE,同样1.5L+CVT的组合,LIFE车更轻,本田L15B账面数据也高很多。但LIFE在运动模式下,中低转速动力表现绝对不如第七代伊兰特1.5L。而且,对比本田LIFE或者飞度的CVT调校方式,第七代伊兰特1.5L的CVT变速箱,确实是更接近AT的驾驶感觉。相比之下,本田的CVT变速箱,更喜欢在3000-4000rpm之间持续变矩,而非快速拉高转速去“换挡”。

       其次,选择运动模式,这台引擎的转速会保持在2000rpm以上。并且,1.5L车型的油门响应非常好,这点我觉得甚至比1.4T车型表现更好,其实这也算是自然吸气引擎本身的优势。一部车好不好开,动力储备不是最重要的,灵敏的动力响应更为关键。除此之外,第七代伊兰特1.5L上这台CVT变速箱也非常聪明,它对于油门踏板的感应非常细腻。轻踩、踩一半或者是全油门,变速箱都能准确理解我的意图。所以,我觉得1.5L车型完全没有配换挡拨片的必要,好开就完事了。

       对于第七代伊兰特1.5L,你也不必去苛求它能带给你多少加速快感,这不是它该干的事。但只要你了解它的动力储备之后,在它的能力范围内,绝对是一部好开好用的家用车。同时,它也并不适合让你去追求什么操控乐趣。第七代伊兰特的坐姿虽然比较低矮,但它其他方面的调校完全是家用倾向。转向手感偏轻,指向还行,但车头跟随转向的反应并不算敏捷。底盘对于细碎颠簸路面的过滤还好,但遇到上坎或者减速带时,就能感到第七代伊兰特并不那么“厚重”的底盘质感。这种底盘质感其实有些像TNGA之前的丰田车,可能更为大多数的国人所接受吧。

       但是,这可是一部定位于年轻人的车啊,外观还那么动感。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喜欢操控。而且我想真正喜欢操控的年轻人也不会选择第七代伊兰特,差不多的预算选择一部飞度或者POLO强化一下底盘或许更适合。其实,第七代伊兰特1.5L更适合年轻新手。除了上面所讲的好开之外,第七代伊兰特还主打智能辅助配置。比如这台1.5L顶配车型上就带有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而且比较特别的是,这套系统能结合导航,监测到弯道前就可以根据当前路段的限速来控制车速。而不是“死脑筋”跟着前车的速度走,万一前车的司机是个赛车手呢?

       还有,第七代伊兰特不管是1.5L还是1.4T车型,在同级中都算非常省油的。1.5L车型,表显百公里综合油耗也就7L出头,如果按照省油倾向来开,路况通畅完全可以做到官方给的百公里4.9L油耗。经济性方面,除了油耗低之外,像这台1.5L引擎,加油吃“粗粮”就不说了,保养方面也是“好养活”,用正品矿物油5000km一换就行。对了,第七代伊兰特官方目前的政策是,首任车主是终身免费基础保养,连这钱都给你省了。

       鹏友说:

       显然,第七代伊兰特并不能做到让所有潜在消费群体都满意。不过,第七代伊兰特的确在努力塑造一个年轻时尚的形象。外观独特而锋利,而且还用了年轻人喜欢的双拼色处理。另外,如果你觉得红色、蓝色、橙色甚至水泥灰这些颜色都太普通了,官方其实还有一版“黑武士”车型可选。内饰的话,也有黑色和灰色两套配色供选择,可以看出厂家在努力迎合时下年轻人的喜好。最后,我想再聊一聊选购建议。其实,目前官方针对第七代伊兰特是直接赠送交强险和商业险,相当于直接优惠了5000元左右。但是,如果你不是一个十分依赖智能化配置的年轻新手,要说我最为推荐的,其实并非这次试驾的1.5L顶配车型。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9.98万元的1.5L?GLS领先版和11.28万元的1.5L?GLX精英版,前者虽然配置比较“丐”,但冲着第七代伊兰特的内外设计,以及稳定的“三大件”表现,这款最低配还是比较值的;而后者相比我们试驾的1.5L顶配车型,除了缺失一些科技智能化的配置之外,舒适性配置应该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第七代伊兰特参数配置

       车讯网?报道2020年10月25日,第7代?伊兰特进入我国,在北京现代国产上市。新车诞生于现代汽车的全新平台,并在外观、内饰、配置、科技等方面,出现了全新变化。该车指导价9.98-14.18万元,分为2种动力、6款车型,本文为您盘点一番配置内容,供选车参考。

       伊兰特是一款紧凑型轿车,当年曾是我国著名的“新三样”。这次上市的新车,主题与17年前引进的第3代伊兰特完全不同,它被誉为“数字新生代先锋座驾”。从里到外,到处都体现着年轻而时尚,是一款专门面向90后、80后的车型。

       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680×1810×1415毫米,轴距2720毫米,整备质量1208-1270千克。

       车头造型采用大嘴式,机仓盖上的筋线看上去十分流畅且富于动感。

       车身侧面设计了楔形造型,尾部呈溜背造型,后挡风与后备箱联为一体。还在后备箱仓盖边缘处,设计了一个上翘的小尾翼。

       尾灯采用贯穿式设计,灯组内同样由众多楔形元素构成,点亮后十分醒目

       车身颜色分为白、黑、蓝、灰、橙、红等6种——抱歉,现场光线很复杂,我拍的照片质量很差,您凑合着看。

       内饰以突出驾驶者为主题,用一根扶手将前排空间进行了分离。中控屏位置较高,且略微偏向驾驶者,便于观看。

       内饰色泽分为3款——按下图排列顺序,分别为1.4T黑色、1.5黑色、1.5灰色(双色)。

       由于尚未进行试驾,不知道空间方面的成绩如何。但从厂家数据看,前、后排伸腿距离,较上代车型均有增加。另外,它的后备厢容积是474升。

       动力分为1.5升、1.4T两款发动机,均使用92号汽油。其中,1.5升发动机型号为G4FL,最大输出功率84.5千瓦,最大扭矩143.9牛米,匹配无级变速器,百公里综合油耗领先版5.3升与4.9升(带启停),其余各版5.4升与5.0升(带启停);1.4T发动机型号为G4LD,最大功率103千瓦,最大扭矩211牛米,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器,百公里综合油耗5.2升。

       该车是现代汽车第3代技术平台i-GMP平台打造的第2款产品,下图分别为车头部分、车尾部分的内部结构。据介绍,这种新型的结构,在碰撞测试中,可以获得很高的得分。悬架部分,该车前悬架为麦弗逊式,后悬架为扭力梁式。

       接下来的,让我们看看各款车型的主要配置——该车分为领先、精英、尊贵和旗舰,其中尊贵和旗舰又分为1.5与1.4T,共计6款。

       第1款:1.5领先版,指导价9.98万元。

       领先版是第7代伊兰特的入门级,这款低配车型的主要配置如下:

       购买建议:配置很普通,没有什么亮点,但基本内容还算齐全,起码具备倒车辅助、车身稳定、4个气囊以及中控屏等。

       第2款:1.5精英版,指导价11.28万元。

       在领先版基础上,增加1.3万元,是1.5精英版,该版增加的主要配置是:

       购买建议:配置有所增加,主要亮点是前后雷达、天窗,气囊也增加至6个。不过,价格也因此增加了1.3万元,不算便宜。所以,对天窗等没有要求的话,低配领先版或许更值得考虑。

       第3款:1.5尊贵版,指导价12.38万元。

       在领先版基础上,增加1.1万元,是1.5尊贵版,该版增加的主要配置是:

       购买建议:这个版本的配置比较丰富,甚至具备方向盘加热——17年前伊兰特刚进入我国时,就曾以越级配置著称,如今依旧如此。1.5中高配车型就有方向盘加热,并不多见。这个尊贵版虽然比上述精英版多出1.1万元,但我认为它更值得考虑。也就是说,要么是9.98万元的领先版,要么是这个12.38万元的尊贵版。

       第4款:1.5旗舰版,指导价13.38万元。

       在1.5尊贵版基础上,增加1万元,是1.5旗舰版,该版增加的主要配置是:

       购买建议:这款1.5的最高配虽然内容很丰富,但价格与1.4T尊贵版十分接近,对于消费者来说,估计多数人更愿意把钱花在动力方面。

       上述4款,均为1.5+无级变速,接下来,还有2款1.4T+7速双离合的车型——尊贵版与旗舰版。

       第5款:1.4T尊贵版,指导价13.28万元。

       1.4T尊贵版与1.5尊贵版相比,除了发动机与变速器的差异,配置方面基本一致,主要是增加了发动机启停和换挡拨片。

       购买建议:1.5尊贵版是12.38万元,1.4T尊贵版是13.28万元,多花9000块钱,可以在动力方面有所提升,适合对动力要求高的人。此外,1.4T均有发动机启停,而1.5是选装——这配置虽说能省点儿油,但蓄电池寿命短且更换费用高,不见得一定划算。

       第6款:1.4T旗舰版,指导价14.18万元。

       在1.4T尊贵版基础上,增加1万元,是1.4T旗舰版,该版增加的主要配置是:

       购买建议:刚才说到,1.4T尊贵版与1.5尊贵版的配置基本一致,但由于动力系统的差异,价格增加9000元。旗舰版也是如此,但增加的是8000元,等于是便宜1000元。不过,这个顶配的落地价,约为16万元,仅仅适合预算充足的购买者。

       责任编辑:夏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志3071.6升的百公里几个油

       第七代伊兰特分为1.4T与1.5L两种动力配置。

       第七代伊兰特有8种车型,其中有5种车型使用CVT变速箱,它能提供较好的平顺性。

       另外,1.4T动力更加充足,但也不算出类拔萃。整个车系的标称油耗在5-6L/100km之间,行李箱空间也比较大,定位紧凑型家用轿车。

       1.5L和1.4T发动机都可以加注92号汽油,1.5L为多点电喷技术,1.4T为直喷技术,1.5L车型达到家用车够用的水准,1.4T车型属于改善型的,百公里加速可以杀入9秒内,可满足对动力有一些要求的消费者。

       伊兰特前脸采用了略显夸张的线条,多边形中网内嵌了棱条式格栅,并与大灯组连为一体,雾灯和前唇的线条比较激进,整体的立体感还是不错的。

       双色车身设计更加时尚运动,C柱区域的线条和配色也很新颖,尾部扰流板尺寸有些大,贯穿式尾灯还算比较漂亮,字母标识也很显档次。下部导流板设计也极为运动。

韩系车的优缺点

       优点:

       1、韩系车颜值普遍较高,当然也有部分车型的造型实在不能接受。

       2、韩系车在合资车中算是比较便宜实惠的,性价比不错。

       缺点:

       1、众所周知,汽车行业发展迅速,车型更新换代通常都是一年小改,三四年一大改,毕竟一款产品,时间久了,人们就看腻了,就会产生审美疲劳,所以产品要创新。

       但是韩系车只想着出老本,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汽车市场,很容易就会被忽略和淘汰。

       2、这几年,自主品牌的崛起,配置和价格都足够吸引,导致越来越多消费者流向国产车,而韩系车本来借助高颜值和不错的性价比的优势完全丧失。

       韩系车要想夺回国内汽车市场份额,必须得从价格和配置入手。

       3、作为韩系两兄弟,起亚和现代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都和其他合资品牌相差太多。虽然最近韩系车销量逐渐回暖,但是要想恢复回到全盛时期,还需要努力才行。

       对比测试标致307、通用凯越、现代伊兰特 外形 儒雅俊朗各有所好 无论是去年上市的凯越、伊兰特,还是刚刚上市的东风标致307,都是现在市面上关注度极高的中级车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造型上非常讨巧,解决了以前国内十几万元的车在外形设计上捉襟见肘的尴尬。3款车摆在一起,凯越的沉稳大方、伊兰特的活力四射、东风标致307的精致浪漫,中级车新三小生个个俊朗有型各有千秋,选择谁就看你的个人喜好了。 伊兰特:活力四射 和凯越相比,伊兰特的韩国血统更加明显一些,外形看起来充满活力,尤其是重新设计的前脸颇有一份韩国式的凶猛。 伊兰特看上去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韩国的“野蛮女友”,前脸设计很有攻击性,发动机罩上两条粗棱线向前延伸至小而突出的水箱格栅,带有强烈的前冲感。重新设计后的楔形前大灯比索纳塔的类似花生米造型更具有运动感,颇具侵略性,大灯甚至采用改装界称作“雾黑头灯”的效果,看上去很像改装后的版本,但受前大灯挤压的水箱格栅显得过于小气。 侧面线条比凯越平和,很明显较长的发动机舱和较短的行李舱都显示出它外形的温和,整车侧面线条在尾灯处往下塌,和索纳塔如出一辙,形成现代车系的统一风格。从后灯组延伸出的腰线直达前轮眉,并与前灯组延伸的线条相互呼应,线条感十足。 东风标致307:浪漫法国车 法国车在造型设计上一向有独到之处,307虽然根据中国市场的情况加了个尾厢变成三厢版,但浪漫的法国神韵并没有因此摒弃。 前脸设计是最富有动感的地方,格栅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小狮子标志和格栅分开了引擎整流罩的上曲线和车底曲线,你的目光会停留在它那两只标致血统的狮子大灯上。侧面看上去很流畅,从车头延伸到车身腰线、再最后过渡到车尾,整个过程令人赏心悦目。最后来看那富有争议的车尾,虽然与进口两厢307相比,没有给人太多的惊喜,但也很耐看,可能是法国式浪漫的车头和中国式保守的车尾相结合,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点睛之笔是尾部的小尾翼,与整车浑然一体。 凯越:沉稳大方 上海通用在推出凯越这款“全球车”的时候,凯越沉稳大气的外形就是给上海通用“壮胆”的底气,特别符合其所定位的“积极向上的社会中坚”这样一个目标消费群。 纵观凯越,车头修长,车身舒展,车尾短促有力,楔形车体隐隐具有跑车的韵味;和君威一样,凯越车头的镀铬格栅比较宽大,配上三维立体的炮筒式前大灯,显得十分典雅。而其4.5米的长度、1.7米的宽度、2.6米的轴距,在国内20万元以下主流车型中也属罕见。尾部线条收得较急,但三维立体的尾灯属于浪漫的创意,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意大利顶级设计公司平尼法瑞纳(Pininfarina)的风格。 最满意的还是凯越的侧面造型,车身两侧贯穿前后的车肩棱线有力划过,体现简洁有力的直线雕塑感,令该车即便静止也充满速度感和强弓欲发的张力。 内饰 齐全时尚凯越夺魁 大方的外形和齐全豪华的配置是凯越最大卖点,尽管本次测试的三款车中伊兰特和东风标致307外形和内饰设计都可圈可点,但和凯越相比还是有些微差距。相对来说,强调运动和操控性能的伊兰特内饰配置则显得简洁很多,没有那么多花招,却也实用。 凯越:人性化配置令人称道 我们试驾的是凯越的1.6升车型,没有自动挡应该是凯越的一个遗憾,但整体上来说,结合凯越1.6升便宜的价位,这还是超乎所值的一款车型。仪表盘采用三环交错式镀铬仪表,三个表盘对称排列,中间是速度表,左边是转速表,右边是水温、油量的组合表,虽缺少个性但清晰简洁;坐椅的工艺质量体现了老牌大厂的水平;双安全气囊、带EBD的四回路ABS、六喇叭的高档音响系统、高性能自动恒温空调等最醒目的硬指标一个都不少。 而凯越的储物空间之多也让人惊讶,全车共有18个位置具有储物功能,前排坐椅还特别为女性驾乘者设计了手机袋、购物袋挂钩等。 东风标致307:时尚实用 和外形上一样,法国车总可以把配置的时尚和实用性能较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实在让我们佩服。 东风标致307配备有倒车雷达、自动清洗功能的大灯、大灯自动点亮、自动空调、定速巡航系统这些丰富的配置,都很实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独有的超级锁止装置,可使车门内外的开启手柄失去作用,可自动关闭车窗和六角度天窗。其它例如防夹手功能、保养指示器等人性化设计又体现了法国车的浪漫情怀,在实用和时尚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是法国车的最大优点,内饰色调上,307提供了浅内饰和深内饰两种风格选择。除此之外,307还安排了许多储物空间,行李箱容量有620升,位于同级车之首,实用性很强。 伊兰特:简洁实在 和凯越丰富的内饰配置相比,伊兰特的内饰设计则显得简洁很多,但搭配非常实在。 整个内饰线条简洁,米色系的色彩搭配显得很清新,在中控台和车门内扶手上还搭配了哑光金属质感的饰板,显得很时尚。所有的按钮布局都紧紧围绕着驾驶者,这对于驾驶者来说是非常方便的。仪表台的塑料件质感相当不错,由欧洲著名制造商VDO生产,可发出优美的蓝色背景灯光。前方的扶手箱也为车主和乘客提供了足够大的储物空间。 乘坐舒适度 标致307、凯越舒适,伊兰特轻快 三款车的车内空间差不多,但由于在设计取向上不同,307和凯越都偏重舒适性,厚实的底盘和车身坐起来稳重有信心,而更强调操控性的伊兰特相对则显得轻快很多。 东风标致307:明丽舒适 307车长4.47米,宽1.75米,车高达1.54米,轴距达2.61米,这样的数据获得了同级车型中较大的头部空间和横向空间,乘坐起来感觉相当宽敞。超大的1.46平米的前挡风玻璃保证驾驶者有良好的视野,前窗前沿的小三角窗能够提供额外的视野,四周宽大的玻璃也使得车内透亮。前座承托力不错,椅背的包容性很好,算是上乘的驾驶享受。后排座宽大舒适,腿部空间令人满意。分两个版本的内饰颜色,浅色内饰给人感觉很干净,深色内饰显得很运动感,增强了顾客的选择余地。 专程从法国标致公司赶来的市场部的设计人员强调说:“从车身设计上来看,东风标致307前悬架为准麦弗逊悬挂带有防倾杆,后悬架采用‘U’形架加防倾杆,不但从整体上保证了各轮运动的独立性,同时保证对四轮的严谨控制。前后液压减震器有效地加强了车辆的平衡性,提高了东风标致307的舒适性。”从实际试车的情况看,东风标致307悬挂调校得的确比较适合中国的道路情况,软硬适中。 凯越:良好的静音让人感觉舒适 凯越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是4.515米、1.725米和1.445米,轴距为2.6米,在同级车中非常突出,坐进去头部、腿部空间都不显得拥挤。采用四轮独立式悬挂,调校得比较硬,但路感清晰,良好的静音水准让坐在车内的人感觉非常安静。 伊兰特:空间开宽后排稍易顶头 和凯越相比,坐在伊兰特里面感觉轻快许多,加速时发动机的嘶吼传到车内,直接刺激驾乘者的神经,提高驾驶乐趣。 伊兰特的长、宽、高分别是4.495米、1.72米和1.425米,它的轴距达到2.61米,其车内空间在同级车中也属一流水准。惟有后排中座的头部空间过小,很容易顶到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后排中座的下方设置了一个伸缩杯架,其实这个装备还是放在后排中央扶手里面更好一些。 动力系统:追求各不同 三款车的发动机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只是动力系统设计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 标致307发力早,伊兰特强调的是动力的强劲,而凯越则讲求动力输出的平顺。 伊兰特1.6MT:动力强劲 伊兰特1.6MT配置的是一台现代自产的1.6升排量发动机,型号为G4GA。这是一台16气门双顶置凸轮轴多点电喷发动机,可以说是现在这一排量发动机的标准型式。伊兰特1.6升的发动机与1.8升属于同一系列,结构的设计和制作技术也完全一样,两款发动机只是汽缸容积的不同而已,但实际试驾时感觉到电脑的程式设定上有所差异,动力输出稍缓。 最大功率达到了82kw,这是目前国产1.6升排量轿车中动率最大的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比标致307、凯越、宝来、福美来相同排量的发动机功率大。最大扭矩为143N.m,与标致3071.6MT、凯越1.6MT基本相同。可以说,从发动机的动力技术参数来看,伊兰特1.6MT发动机可以说相当优秀。 和这台优异发动机配合的,是一款五前速的手动变速箱,和发动机的配合良好,确保了动力输出流畅。 打开伊兰特的发动机舱盖后,其布局整齐而有条理,得到了测评中心测评人员的一致好评,可以说,这是目前国产中级轿车中给人印象最好的发动机舱了。 踩刹车,点火,发动机启动后相当平稳,怠速运行时基本感觉不到什么震动和声音。这台发动机属于典型的高转速发动机,在一、二挡发动机提速很快,给油稍重,发动机转速就立即上升,不过厂家设定的发动机保护似乎过于小心,发动机转速达到5500rpm时就会限油,无法再进一步提高。在3挡时,发动机转速回落到1000rpm左右也不会“发抖”,可以当自动波来开,当然此时加速性就比较差。伊兰特1.6MT的发动机在3000~4000rpm转速范围内加速性最好,超车时应当把发动机转速控制在这一区间。总的来说,这款车的动力表现应该让人满意。 凯越1.6MT:低转速高扭矩 凯越1.6MT配置的是澳洲霍顿的Twin-Tec四气门双顶置凸轮轴多点电喷发动机,采用VGIS可变几何进气系统(VariableGeometricIntakeSystem),令别克“低转速高扭矩”的一贯优势得到延续。凯越发动机附加了NTA(NeutralTorqueAxis)振动过滤功能。除了用弹性软连接悬置发动机,以减少传入车厢的振动之外,NTA还运用翘翘板的杠杆原理,在发动机底端,以单点支撑化解左右两边的高频振动,由此解决了传统直列4缸噪音过滤的难题。Twin-Tec1.6升发动机最大功率是78kw,和标致3071.6MT发动机最大功率一样,比伊兰特1.6MT要小一点,而车身装备质量为1220kg,比标致3071.6MT要稍小一点,最大扭矩和标致3071.6MT、伊兰特1.6MT基本相同,但实际上,在这三款车中,凯越的动力感是最温和的,这应该和其发动机的扭矩输出特性以及变速箱的配合有关。 凯越1.6MT采用的是五前进挡手动变速箱试车时,觉得这款变速箱和发动机的配合表现普通,换挡时,挡位尚算清晰,行程稍远。 在实际行驶测试中,凯越1.6升手动挡轿车的动力表现良好,油门反应温和,有时甚至让人感觉自己是在开自动挡的车,看来把凯越1.6升手动挡轿车定义为“乘坐者轿车”是比较合适的。 打开发动机舱盖,可以见到硕大的装有印着“Twin-Tec”字样发动机罩的发动机横置在内,布局比较整齐利落。 坐在驾驶员位置上,踩紧刹车,点火,要不是看到转速表动了,还真难察觉到发动机已经发动,在一、二挡,发动机提速很快,给油稍重,发动机转速就立即上升,踩油门不松,发动机转速会一直上升到6500rpm才限油,和标致307一样,既可保证发动机的功率得到充分利用,而发动机转速又不会进入“红线区”对发动机造成损坏。基本上,相对标致307和伊兰特来说,凯越1.6MT的动力输出平顺,车辆的加速性能一般。 总的来说,凯越的动力系统输出讲求平顺,这款车追求的不是驾驶乐趣,而更多的是乘坐舒适性,是和其车辆定位于公务及家庭用车相匹配的。 标致3071.6MT:发力早 标致3071.6MT装备的是一款型号为TU5JP4的1.6升发动机,这是一台16气门双顶置凸轮轴多点电喷发动机,采用的是著名的Bosch多点顺序喷射系统,实际上,这款发动机就是爱丽舍16V的发动机,但有一些小的改进,使其符合欧III排放标准,并可以升级到欧IV标准。 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78Kw,比伊兰特1.6的稍小,和凯越1.6的相同,但其最大功率在5750rpm就可以达到,是这三款车中最快的,而其最大输出扭矩为142N.m,和伊兰特1.6MT、凯越1.6MT基本相同,从发动机动力指标来看,三款车是同一水平的。 标致3071.6MT装备的是一款五前速的手动变速箱,和发动机的配合相当好,挡位准确,操纵手感和爱丽舍VTS相似。 掀起标致3071.6MT的发动机舱盖后,很容易就注意到发动机的位置靠后,这样可以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让车辆的重心更靠车中央,有助于车辆运动的稳定性,二是万一发生碰撞之时,可以减少发动机受损的机会。 着车之后,发动机怠速时还是比较安静的,即使开启空调,也只是有空调风机的声音,起步很有力,在一挡把发动机转速拉到6000rpm时,车速已达50km/h,由于其是典型的高转速发动机,最大扭矩在4000rpm,所以在3500~4000rpm时换挡最为顺畅,三挡就可以车速过百,由于我们这次在北京的试车路线有一段高速公路,所以可以测试标致307的高速动力性。在5挡,发动机转速2500rpm左右就可以维持100km/h的时速,当发动机转速超过3000rpm时发动机的声音就比较大了,发动机转速5500rpm时,车速达到170km/h,此后加速就比较困难了,车载两人的情况下,我们最高的车速达到表速185km/h,比厂家提供的179km/h的最高时速数据要稍高一点。 总的来说,对于一款装备1.6升的发动机的车辆来说,标致3071.6MT的动力表现相当出色,特别是车辆在中低速段有不错的加速性能,发动机发力早,有助于提高驾驶乐趣。 动力系统主要参数 标致3071.6MT: 发动机型式:横置直列4缸16气门双顶置凸 轮轴多点燃油喷射 发动机总排量:1587ml 最大功率:78Kw/5750rpm 最大扭矩:142N.m/4000rpm 变速箱:五前速手动变速箱 驱动型式:前置前驱 伊兰特1.6MT: 发动机型式:横置直列4缸16气门双顶置凸 轮轴多点燃油喷射 发动机总排量:1599ml 最大功率:82Kw/6000rpm 最大扭矩:143N.m/4500rpm 变速箱:五前速手动变速箱 驱动型式:前置前驱 凯越1.6MT: 发动机型式:横置直列4缸16气门双顶置凸 轮轴多点燃油喷射 发动机总排量:1598ml 最大功率:78Kw/6000rpm 最大扭矩:142N.m/4000rpm 变速箱:五前速手动变速箱 驱动型式:前置前驱 行驶表现 三款车的行驶表现可以说和其动力系统是相一致的,标致3071.6MT最具运动性;伊兰特1.6MT讲求平衡表现;而凯越1.6MT强调行驶时乘坐的良好感觉。 驾驶操控性:各有所长 标致3071.6MT:坐在标致307的驾驶员座椅上,会高兴地发现自己拥有非常好的视野,其感觉和毕加索类似:1.46平方米的前风挡玻璃提供了很好的前向视野,而A柱下方的小三角窗,也让A柱周围任何角度的视野都非常好,左、中、右的后视镜视角也很理想。 仪表盘的线条简洁而典雅。专业测量风格的圆形仪表,直径大,容易辨认。其方向盘为运动风格的三辐式方向盘,握持手感很好。 标致307的离合踏板很轻,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的阻尼适中,踏板位置适中,驾驶员脚部空间较大。 作为一款强调运动性能的车辆,标致307采用了GEP电子泵可变助力转向系统,在低速行驶时让转向变得很轻巧,而高速行驶时助力会减轻,提高稳定性。 标致3071.6MT装备的是固特异轮胎,规格为195/65R15,速度等级为“V”级,采用扁平率为65的轮胎,应该是在悬挂系统设定偏硬的情况下通过较厚的轮胎来增加乘坐舒适性和减少路噪。 标致307表现出来的操控性令我们相当满意,在整个试车的160多公里的路段中,有城市、乡村道路,也有山区公路和高速公路,配合上流畅的动力输出,超车一气呵成,人车合一的体验让驾驶更有乐趣。 伊兰特1.6MT:坐在伊兰特的驾驶员位置上,视线很好,左、中、右的后视镜视角也很理想。其仪表台有点像宝马3系,中间部分向驾驶员倾斜,读取数据很方便。方向盘为流行的四辐式,握持手感不错。 离合踏板很轻,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的力反馈度都调校得不错,踏板位置适中,驾驶员脚部空间较大。 转向轻盈灵活,在高速行驶时,觉得其直线稳定性非常好。 伊兰特采用的是韩泰轮胎,规格为195/60R15,速度等级为“H”级,比起标致307和凯越的“V”级轮胎要稍逊色一些,但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并没有感觉到采用此规格的轮胎在性能和超控性上受到什么大的影响。 伊兰特表现出来的驾驶操控性让我们比较满意,我们已是多次驾驶该款车型,很容易就找到车感和路感,在高速行驶的车流中穿梭自如,还是很有驾驶的乐趣。 凯越1.6MT:总体来说,凯越的视野不错,但是依然有车外后视镜的视角较窄的问题,在开车变线时要注意有一定的左后方盲区。凯越采用的是三环镀铬仪表盘,速度表最大,位置也处于正中,样式现代,读取数据也很方便。方向盘也为四辐式,握持手感良好。 离合踏板很轻,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的力反馈度都较调得不错,驾驶员脚部空间较大。 转向系统当然有助力转向装置,其转向力度比较轻盈,在进行高速行驶时,觉得其直线稳定性非常好。 其采用的轮胎为玛吉斯(MAXXIS)轮胎,规格为195/55R15,速度等级为“V”级,55的扁平率和“V”级的速度等级原本应该属于更强调运动性的车型,用在凯越1.6MT的身上,看来是更出于安全的考虑。 对凯越我们是相当熟悉了,这次同样也能体验到凯越优良的驾驶操控性能,只是由于动力输出比较平顺,超车时需要准备稍长的加速时间,但变线换道,还是十分灵活的。 弯道性能:标致307占优 标致307:标致307在弯道性能上,确有自己独到之处,凭借优良的底盘悬挂设计,让标致307有较高的过弯极限,而在过弯之时,后轮依然能保持较精确的轨迹,对车辆侧倾的控制在同级车中可以说是一流的。 我们这次试车,虽然没有进行常规的绕桩测试,但却在一段蜿蜒的山路上实际体验了307的弯道性能,在过急弯之时,其切弯轨迹非常漂亮,配合上收放自如的动力,可以说非常“好玩”。 伊兰特1.6MT:相对而言,伊兰特的悬挂设定要“硬”一点,急弯时很好地控制了侧倾的程度,在试车时,无论是我们做蛇行绕转、高速180度掉头,车辆都保持了很好的可控性,过弯时,伊兰特转向准确,体现出了较好的循迹性。 凯越1.6MT:凯越的悬挂较调相对较软,急弯时侧倾较明显,不过很快可以恢复原状,在过180度调头急弯时,在40km/h时就发生了响胎情况,看来其轮胎的弯道性能还比较有限,当然,估计凯越的车主一般是不会采用这样激烈的驾驶方式的。 底盘悬挂系统:标致307最扎实、伊兰特平衡、凯越舒适 标致307扎实 标致307的底盘系统非常扎实,其前悬挂为目前多数中级车都采用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带有横向稳定杆;后悬挂为带可变形横梁的独立悬挂,其底盘系统确保了对轮胎的精密控制。 标致307的悬挂设定中性偏硬,这也体现了307追求驾驶操纵性的取向。 伊兰特平衡 伊兰特的前悬挂采用的也是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挂系统为双联杆式独立悬架,同时,为了提高乘车舒适性,采用了充气式减震器。 在试车的过程中,伊兰特的底盘悬挂系统表现得比较平衡,在车辆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方面,没有明显的取向。 凯越舒适 凯越采用了Twin-Link四轮独立悬挂,同时,采用德国SACHS技术的气压式减震器,在传统油压减震基础上增设“氮气填充室”,这样的设计,明显地偏向于讲求乘坐品质,其实际表现不俗,对震动的过滤已经超出了我们对中级车的期望,在60km/h左右时速过坑时,完全没有直接的冲击感,似乎车身和路面之间隔着一层薄薄的气垫,不过,相对较软的悬挂设定,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过弯表现。 刹车性能:标致307最出色 标致3071.6MT:标致307装备了车轮防抱系统(ABS),另外还有紧急制动辅助装置(EVA),使紧急情况下的制动获得最大的减速,脚在踏板上能获得清晰的制动感觉。四轮碟刹系统(前轮通风盘式,后轮盘式)加上制动力电子分配器(EBD)可以自动分配前后轮的制动力,以及后轮左右轮之间的制动力,这样制动更及时、更平稳,在强力制动(8m/s2)情况下,危险警告灯自动闪烁,以尽快警示后面的车辆,减少追尾的危险。 由于目前东风标致还未允许其经销商提供车辆给媒体测试,所以我们这次的"100款车刹车大测评"中没有标致307,但从我们试车的感性体验中,觉得标致307的刹车性能非常出色。 伊兰特1.6MT:伊兰特采用的是前轮通风盘,后轮盘式制动系统。在试车时,我们发现其ABS介入比较及时,在急刹时同时急打方向,车辆依然十分听话。我们进行了100Km/h时速时的急刹试车,其有效停止距离明显要比凯越短一些,让人更可以放心进行高速行车。 在不久前我们进行的“100款车刹车大测评”中,伊兰特1.6的制动测评成绩不错,其测试结果: 平均加速度:-0.8851g 初始制动速度:99.05Km/h 制动时间:3.17秒 制动距离:44.30米 凯越16MT:凯越1.6同样采用的是前轮通风盘,后轮盘式刹车系统。其刹车系统采用的是Bosch5.3四回路四感应器ABS上的EBD(电子刹车力分配)系统,时时独立监控每个车轮并以最佳模式分配制动力,而不是一般轿车采取的双回路刹车系统,在令刹车距离最大程度缩减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刹车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实际进行刹车试验时,感觉刹车响应很快,效果明显,但由于悬挂偏软,使得急刹时车低头现象较明显,对舒适性有一定影响。 在不久前我们进行的“100款车刹车大测评”中,凯越1.6的制动测评成绩尚可,其测试结果: 平均加速度:-0.8496g 初始制动速度:98.39Km/h 制动时间:3.28秒 制动距离:46.56米 试车后记 我们这次测评的三款轿车,都是目前最热门的1.6升轿车,三款车各有特点,适合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标致307是最新的车型,整体技术水平含量高,车身底盘强度大,车内空间大,运动性好,有较高的驾驶乐趣,特别适合热爱运动的青年白领。 伊兰特发动机功率大,车辆在运动性和乘坐舒适性两方面表现均衡,而且价格比较适中,特别适合追求车辆性价比的人士。伊兰特目前基本上有现车供应。 凯越以其大方得体的外形、周到细致人性化的配置设计以及较舒适的乘坐品质,特别适合较稳重的中青年人士。凯越目前也基本上有现车供应。

       好了,今天关于“伊兰特两厢运动版2009参数配置表”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伊兰特两厢运动版2009参数配置表”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