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bu与长安汽车合作成立智能汽车新公司_华为长安汽车合作进展
对于华为bu与长安汽车合作成立智能汽车新公司的问题,我有一些了解和研究,也可以向您推荐一些专业资料和研究成果。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1.��Ϊbu�볤�����������������������¹�˾
��Ϊbu�볤�����������������������¹�˾
十年云计算浪潮下,DevOps、容器、微服务等技术飞速发展,伴随着国家互联网+的政策落实,互联网新兴技术应用到传统行业已经屡见不鲜。而在当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迅猛的背景下,互联网大厂开始纷纷寻求与传统企业的合作。互联网大厂都选择与新能源市场寻求合作造车,这是要发展制造业?
1、头部科技企业“造车”,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广汽埃安
当下,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加速发展,新能源车行业的市场机遇开始显现,由此带来的产业跨界联合也开始增多,腾讯、华为、滴滴、百度等科技巨头纷纷传出了“造车”绯闻。
不过,对于这几大头部科技企业来说,要想进军潜力巨大的新能源车市场,其面临的一大困局在于缺乏整车平台及整车设计、制造能力,因此必须在众多新能源造车势力中寻求可靠的合作伙伴,才能在未来的“赛道”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些全球顶尖科技企业最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广汽埃安。
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华为、腾讯、滴滴、百度、科大讯飞等全球头部的科技企业,已经在智能化、网联化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分别与广汽埃安进行了多次战略合作部署或深化合作签约。
甚至就在前不久新近宣布要造车的“雷布斯”,也第一时间前往广汽埃安公司调研。可以说,广汽埃安已经成为了当下各大科技公司追捧的对象。
而且,各大科技企业与广汽埃安的合作,都不仅仅是简单的供应需求或者买卖关系,而是极其深入且独特。
比如,滴滴找到广汽埃安,并不是和其他品牌一样为了定制网约车,而是把埃安作为滴滴发力未来无人驾驶共享出行市场的第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结合双方各自的优势,全新定义并开发一款可投入规模化应用的全无人驾驶新能源车型,并全速推进量产,未来的目标是加速推进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大规模运营。
同样,华为和埃安的合作,是双方都投入超百人的研发团队共同办公,一起联合研发造车,目标打造一款划时代的超级智能纯电车;腾讯与广汽埃安的合作,不只是停留在搞车载微信,而是围绕智能网联、智能出行、数字化运营、生态链构建等全方位的领域深化合作。至于科大讯飞,则直接选择了与广汽合资成立一家全新公司“星河智联”,让双方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2、新能源车市场是未来科技主战场,IT联合才是王道
如今,汽车电动化的趋势已不可逆,属于智能纯电动车的时代必将到来。为了在这一全球未来最关键的“赛道”中决胜,全球各大汽车品牌都在争相抢夺优势资源。
除了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联合,汽车产业内部也在加速资源的整合。一直以来,由于外资品牌掌握着传统燃油车“三大件”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在合资企业中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同时合资企业也只能被动接受外资品牌的车型输出,甘当为其代工的配角。
如今,凭借着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车平台以及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中国新能源车品牌终于有机会成为主导市场的主角,合资品牌开始给自主品牌反代工。而作为智能化的核心,如之前所述,无论是大数据技术,还是云计算技术,都是互联网大厂才能具备的高新IT技术。
实际上,如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已经被包括国企在内的众多大厂应用到多种项目中:大到航天数据存储,小到APP上商品的精准推荐。而在各行各业迫切需要这类人才的情况下,人才市场的供给却十分不足。据《大数据人才报告》显示,目前全国的大数据人才仅46万,未来3-5年内大数据人才的缺口将高达150万。
因此直接导致了这样一些高薪资低要求的职位招聘出现在各大互联网大厂中:华为给1-3年经验的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开到了高达4万的月薪;字节跳动给到的30k-60k的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只要1-3年工作经验;网易给3-5年经验的大数据架构师开到了高达40k的月薪,这意味着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工作成为了新的就业风口。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不久前的一则消息,让外界对宁德和华为造车有了各种新的想象和解读。11月14日,长安 汽车 董事长朱华荣在央视《第一发布》上宣布,长安 汽车 将携手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 汽车 品牌,并且宣布未来五年将推出105款车型,其中包括23款新能源车。这一消息被外界第一时间解读为华为和宁德即将参与造车。然而事情并非如此,很快上述两家分别表态“绝不造车”,由此引发的各种想象瞬间化为泡影。作为 汽车 智能系统提供商和 汽车 电池供应商领域的龙头企业,华为和宁德似乎更明白术业有专攻的道理。两家企业在 汽车 领域有很多合作伙伴,与长安的合作也是一次谋求共赢的助攻。
“造车”非我本行也非本意
11月25日,华为内部网站心声社区刊出了一份名为《关于智能 汽车 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的内部文件,文件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 汽车 的增量部件提供商。该文件获得了任正非的签发,同时在文末强调“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在官宣不造车的同时,华为也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对智能 汽车 业务全面调整。华为目前拥有四大BG:运营商BG、企业BG、消费者BG和Cloud&AI产品与服务BG以及一个BU,即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
“华为现在的策略是要通过自己的核心技术积累,对外进行赋能,才能把整个产业链做起来。这时候他特别需要合作伙伴的支持,而不是所谓的“吃独食”。如果有人一直在讲自己造车,将对华为和其他很多车企的合作会构成很大的负面冲击,如果这些车企有所担心,华为整个策略的推进都会受到影响。”达睿咨询创始人、首席分析师马继华认为,“华为的 汽车 业务进行整合以后,对于未来跟车企深入合作有很大好处。以前华为只集中于车辆集成方面,主要给 汽车 厂商提供技术,一旦跟消费者业务相结合,就是把 汽车 当成一个大手机来做,可以发挥它在终端应用开发方面的经验,通过 汽车 作为终端,跟终端最终的用户构成连接,产业价值比以前要大得多。”
其实,华为的意思已很明确,就是要告诉合作伙伴,华为只做增量部件提供商,而不是亲自出手,车还是车企的,虽然跟消费者做了连接,但是不会和车企抢客户。
由此看,宁德这一次更看重的也许是和华为的联手。宁德时代在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有一定的话语权,可以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华为则在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方面是全球领先的提供商。显而易见,宁德时代能够帮助华为推进 汽车 电动化,而华为则可以帮助宁德时代进一步牢固自己的行业地位,同时二者又能够将 汽车 行业推向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升级。“但造车并非两家的本行,踏入一个自己的非专业领域,不是尝试那么简单,可能会摔不少跟头。从造车新势力的表现看,其耗费的资金,更是像填一个无底洞。这显然并不符合华为和宁德目前的战略目标,所以这是一个很靠后的选项。”有业内人士表示。
跨界造车的浑水不好趟
近日,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新能源 汽车 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通知》指出,为响应国务院《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夯实地方主体责任,遏制盲目上马新能源 汽车 整车制造项目等乱象”的要求,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拟于近期开展新能源 汽车 投资项目调查工作。《通知》特别指出,要求各地详细报告部分跨界造车企业自2017年以来在当地的 汽车 投资项目情况,包括土地占用、建设内容、项目进展、完成投资等。
华为和宁德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对政策的敏感性不言而喻。虽然《通知》与两家并无关系,但从长远看,跨界造车已开始收口。在行业内,华为和宁德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无论从政策层面看,还是市场环境看,二者都不会去趟跨界造车的浑水。
“华为一直强调其在 汽车 方面的定位是智能网联 汽车 的增量部件提供商,未来互联网+出行将发展成一个超级大市场,作为 科技 型公司,华为2020年研发投入达到了200亿美元规模,其入局智能网联 汽车 领域有着天然市场敏锐性与技术优势。”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表示,“我一直坚信,以华为为代表的,能坚持只做实业、并且舍得真正在研发上进行持续投入的中国企业,在创新尖端的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领域,必将占据重要的地位。”于清教说。在业内看来,华为正在成为下一个博世,作为全球第一大 汽车 技术供应商,博世以其创新尖端的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闻名于世,在 汽车 零部件各个方面的研发及生产水平均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汽车 技术是博世最大的业务部门。
宁德的想法也是如此。从今年宁德的一系列动作看,其一直在深耕自己的本行。2020年2月,宁德时代计划募资200亿元,其中30亿元用于“电化学储能前沿技术储备研发项目”。4月,宁德时代又与易事特合资成立新公司,发力储能业务。此外,还先后与国家电网旗下国网综能合资成立了新疆国网时代和福建国网时代两家公司,主营储能业务。 纵观宁德时代的储能朋友圈,友商队伍已经越来越大,包括美国Powin Energy、日本Next Energy and Resources、国网综合能源、星云电子、科士达、易事特等。
10月28日宁德时代披露的《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Q3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0.8%,实现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4.24%。隐藏在该份报告中的亮点是,宁德时代不止继第二季度净利正增长后单一季度净利继续正增长,更是在计提资产和信用减值准备总额达10.14亿元后,所取得的成绩。也就是说,如果宁德时代三季度没有进行10.14亿元的计提损失,其前三季度净利润将同比增长25.78%,第三季度将同比增长77.69%,环比增长102.5%。从目前已知数据看,9月宁德时代的全球电池装机量全球第一已是大概率的事,并且1至9月的全球电池装机量,宁德时代也有机会重回第一。也就是说,而2020年宁德时代将实现全球电池装机量四连冠。
好了,关于“华为bu与长安汽车合作成立智能汽车新公司”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华为bu与长安汽车合作成立智能汽车新公司”,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
- 上一篇:北斗星汽车产地_北斗星汽车产地是哪里
- 下一篇:华晨汽车_华晨汽车集团